作为一名非师范生,李敏深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。为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,她深入研究教材,细心分析学情,刻苦钻研教法。为了备好一节课,她先到网上去查找相关资料,然后反复琢磨,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。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。”她乐于“拜师学艺”,既向校内的有经验的老师请教,也不放过任何一次向市内外优秀教师请教的机会。每次学习回来,她都会结合自身情况与学生学情认真反思自省,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。同年级、年龄相差不多的老师,常被她拉来研究探讨;对于别人的批评与建议,她总是乐呵呵地接受。学校需要教师上公开课,她就主动请缨,并邀请同科组老师、领导听课评课,修改后再上,如此反复多次,不厌其烦。
一年下来,李敏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很快,在学校里渐渐崭露头角。2017年9月,李敏担任两个毕业班的英语教学任务,其中一个班级因为各种原因,频繁更换班主任与英语老师,班级学习气氛不佳,英语成绩不太理想。当时,其他老师都不愿接手这个班,校长找到她要她把这副担子挑起来,她慎重考虑后,还是爽快地答应了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,她挖空心思设计了很多游戏,放下身段与学生交朋友,与班主任沟通联系,一步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,学生们在她的课堂上很放松,兴趣上来了,中考时自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乡村教书生涯自然是清苦的,尤其当时的双凤还属于贫困乡镇。刚进入双凤时,学校还未兴建教师公租房,住宿条件艰苦,李敏只能独自一人住在学校实验楼十几平米的单间里,生活极其不便,但她从未想过“后退”。李敏家在魏家桥,离校较远,没有直达汽车,交通也极其不便,但她从未因此迟到早退过。
越是困难越向前。2018年9月,由于教师短缺,学校决定给李敏加加担子,一个班级的班主任,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教研组组长。繁重的工作没有压垮李敏柔嫩的肩膀,她的躯体里好像蕴藏着无限能量。